什么是鋼結構?
發布時間:2023-10-12
鋼結構是把鋼板、圓鋼、鋼管、鋼索及各種型鋼等鋼材加工、連接、安裝組成的工程結構。鋼結構需要承受各種可能的自然和人為環境的作用,是具有足夠可靠性和良好社會經濟效益的工程結構物和構筑物。
由于鋼材可以回收冶煉而重復利用,所以鋼結構是一種節能環保型、可循環使用的建筑結構,符合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要求。
鋼結構的用途
在高層建筑、大型廠房、大跨度空間結構、輕鋼結構、住宅建筑中大量采用鋼結構外。
在公路鐵路橋梁、火電主廠房和鍋爐鋼架、輸變電鐵塔、廣播電視通信塔、海洋石油平臺、核電站、風力發電、水利建設、地下基礎鋼板樁等。
城市建設需要大量的鋼結構,如地鐵、城市輕便鐵路、立交橋、環保建筑、公共設施、臨時建筑等。
另外,鋼結構還廣泛用于超市貨架、腳手架、廣場小品、雕塑和臨時展廳等小型輕型結構。
鋼結構類型
用于廠房的排架結構、用于多高層建筑的框架結構、框架一剪力墻結構、框一筒結構,用于大空間的平板網架結構和彎頂網充結構等等。建筑功能不同,采用的結構形式也不同。鋼結構設計要執行國家的技術規范,做到技術先進、經濟合理、安全實用、確保質量。
在結構設計制作的時候要注意以下要求:
首先根據建筑功能要求,采用相應合理的結構體系。做到技術先進、結構新穎、達到建筑和結構的完美統一。
鋼結構(除容器外)多以桿件為主,故桿件尺寸盡可能模數化、標準化,便于機械化制造、運送、安裝、提高生產率。
采用具有較高經濟指標的高效鋼材。
鋼結構的節點是至關重要的,要采用適當的連接方式,使節點設計與結構計算簡化模型相一致。以往的結構破壞絕大多數發生在節點,所以對節點要精心設計,精心施工。
發展歷程
中國雖然早期在鐵結構方面有卓越的成就,但長期停留于鐵制建筑物的水平。直到19世紀末,我國才開始采用現代化鋼結構。新中國成立后,鋼結構的應用有了很大的發展,不論在數量上或質量上都遠遠超過了過去。
鋼結構建筑的多少,標志著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經濟實力和經濟發達程度。進入2000年以后,我國國民經濟顯著增長,國力明顯增強,鋼產量成為世界大國,在建筑中提出了要“積極、合理地用鋼”,從此甩掉了“限制用鋼”的束縛,鋼結構建筑在經濟發達地區逐漸增多。
鋼結構下游行業對鋼結構行業的發展具有較大的牽引和驅動作用,它們的需求變化直接決定了行業未來的發展狀況。
鋼結構具有下列優缺點:
較大的結構。由于桿件小,所占空間少,亦便于運輸和安裝。
材質均勻,可靠性高。鋼材組織均勻,接近于各向同性勻質體。鋼材由鋼廠生產,控制嚴格,質量比較穩定。
塑性和韌性好。鋼結構的抗拉和抗壓強度相同,塑性和韌性均好,適于承受沖擊和動力荷載,有較好的抗震性能。
便于機械化制造。鋼結構由軋制型材和鋼板在工廠制成,便于機械化制造,生產效率高,速度快,成品精確度較高,質量易于保證,是工程結構中工業化程度最高的一種結構。
安裝方便,施工期限短。鋼結構安裝方便,施工期限短,可盡快地發揮投資的經濟效益。
密封性好。鋼結構的密封性較好,容易做成密不漏水和密不漏氣的常壓和高壓容器結構和大直徑管道。
耐熱性較好。結構表面溫度在200℃以內時,鋼材強度變化很小,因而鋼結構適用于熱車問。但結構表面長期受輻射熱達150℃時,應采用隔熱板加以防護。隔熱材料和化學助劑等的防火涂料,以提高耐火等級。
耐銹蝕性差。鋼結構耐銹蝕性較差,特別在潮濕相有腐蝕性介質的環境中,容易銹蝕,需要定期維護,增加了維護費用。
發展前景
中國鋼結構產業在近10余年期間發展迅速,已成為全球鋼結構用量最大、制造施工能力最強、產業規模第一、企業規模第一的鋼結構大國。
鋼結構行業由于其經濟和技術的優越性、低碳減排、循環經濟以及可工業化、產業化發展,能更好地適應并滿足當前我國國民經濟建設需要,也將成為具有市場廣闊、企業眾多、創新不斷、充滿蓬勃生機的新興產業之一。
鋼結構著名建筑——吉隆坡雙子塔
吉隆坡雙子塔位于吉隆坡市中心美芝律,高88層,是當今世界名冠第一的超級建筑。巍峨壯觀,氣勢雄壯,是馬來西亞的驕傲。它以451.9米的高度打破了美國芝加哥希爾斯大樓保持了22年的最高記錄,成為當今世界獨一無二的巨型建筑。
這個工程于1993年12月27日動工,1996年2月13日正式封頂,1997年建成使用。它是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用20億馬幣建成的。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師——西澤配利是這座大樓的設計者。
下一頁
下一頁
最新新聞
2025-05-30
2025-05-27
2025-05-24
探秘Steel Structure Factory Building的未來發展趨勢
2025-05-21
2025-05-18
2025-05-15